首页 > 新闻动态 > 职场纵横

李远:一心做时代的推进者

[来源:网络][日期:2021年04月27日][点击量:1830] 【 【打印】

新闻摘要:留美博士后李远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研发的激光雷达产品,把这个时代往前推进一步。而在创业中,他是做一行爱一行的践行者。

在无人驾驶避障领域,当同行业其他公司还在汽车领域争斗得血雨腥风之时,有一家企业已经实现了更高级别的列车无人驾驶避障系统,这得益于其对激光雷达的创新研发。

今年3月13日,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大交通战略布局。将在今年量产全球第一款专注于轨道交通行业的激光雷达,防止铁路沿线远方的小物体对火车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全面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

很显然,北醒光子的技术创新走在了行业前列。事实上北醒光子是激光雷达行业最受关注的公司之一,受到多家国际一线投资机构的投资。2020年,北醒光子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在总投资8.37亿元国家级重点轨交实验项目中交付激光雷达及配套系统,成为业内首个中标参与该项目的激光雷达厂商。尽管企业在行业中赫赫有名,但鲜有人知道,这家公司的CEO——80后的李远。

目前,在很多行业,40岁以下的成功创业者都无一例外地惹人注目,李远却似乎不在此列,这或许和他一心钻研技术却不爱出风头有关。



美国还是中国?

李远在北京交通大学读本科时就开始学习光学,之后的硕士、博士到博士后,他一直深耕于光学领域。硕士期间,他从师于中国发光学奠基人之一的徐叙榕院士,之后在美国Wake Forest University就读博士。

在美国工作了几年后,李远开始思索是留美还是回国。最终,经过综合对比,李远认为国内除了有优待归国博士的政策环境外,还有越来越好的投资的环境。其次是国内的人才很多,当资金和人才聚合在一起,就会爆发各种各样的创新。基于这样的考虑,李远毫不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

2014年5月的一个凌晨,回国后的李远在校友群发了一条消息:“明天有人一起吃早饭吗?”片刻后收到了校内同专业大三的冯钰志和研一的郑凯的肯定性回复。第二天,三人一起吃早饭,由于都是光学专业,自然很亲近,聊得也很投机,李远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那天早上他们并没有聊到创业,但冯钰志和郑凯受到了很大启发。那天之后,他们决定将学术知识应用到具体行业,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和提升。

2014年7月,李远再次联系到了郑凯和冯钰志,决定正式创业。三个人一拍即合,2014年8月,“北醒光子”成立。



备战南京

北醒光子的第一个办公室在南京,2014年8月三个人毅然背上行李前往南京。刚到南京时在落脚的酒店办公,随后租了一个三居室作为临时办公地点。“困了就睡觉,醒了就干活”,这是李远当时的工作状态。

公司注册后,北醒的办公地点搬进了南京市的一个科技园,团队人数也由3人扩充到了10人,他们由此开始了创业初期的准备工作。当时人少工作多,李远不仅担任机械制图工程师,还负责招聘,甚至还负责接送同事们上下班,因为公司的地理位置太偏了,是“一个连有些出租车司机都不认识的地方”。

2014年,激光雷达在国内还是蓝海市场,大众对激光雷达的了解还止步于科普杂志。李远看准的是激光雷达作为“人工智能之眼”的未来潜力,而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先把想做的产品做出来。

由于对产品市场前景一无所知,李远不得不让北醒的产品突出两项硬指标:1、实用性强(点云密度高,寿命长);2、可以量产。彼时的激光雷达市场,尚没有今天所谓的“路线之争”,国外的主流激光雷达厂商采用的是机械式激光雷达,但经过评估,北醒团队发现机械式雷达如果量产,在性能、成本上会有很大挑战,而固态雷达的成本主要集中在前期的重度研发,后续的产品比较容易达成一致性设计,更容易量产,最终北醒选择了纯固态路线。放眼今天的激光雷达公司,基本都是固态路线,这是李远眼光超前的地方,也为以后能在行业中名列前茅埋下了伏笔。

2015年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尤其是在没有暖气的办公室,北醒的小伙伴们冻得瑟瑟发抖。同时,企业融资、寻找客户都遇到了困难。好在李远和冯钰志与投资方经过深入交流,让他们最终认可了北醒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北醒光子也获得了IDG资本和科沃斯机器人领头的A轮融资。

对李远来说,那是一段充满怀念的日子,虽然一整年都是7×16小时地拼命工作,仅有的娱乐活动就是“开车去远的地方大吃一顿”,但团队里没有一个人离开。李远就是公司其他人的精神支柱。正如联合创始人冯钰志曾经认为的:在你无法判断一件事的正确性的时候,你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人靠谱。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李远也正成为一个越来越靠谱的创业者。



蜕变与成长

很快,随着团队的扩张,北醒又从金隅嘉华大厦搬到了信息大厦,继而搬到科实大厦,公司从原来的10个人增加到100多人。从2016年开始,北醒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客户逐渐变多,需要外出支持客户的次数也变多。

有一天,李远晚上12点刚躺在床上,就接到了客户的通知,他直接穿上衣服去公司,和郑凯拿了电脑设备就去机场,赶第二天一大早的飞机去现场支持客户测试。

这样的突发事件不只一起,但作为北醒的产品负责人,李远始终坚持提升客户的产品使用体验,也正是因为这个策略,北醒的产品在迭代速度、性价比方面远超对手。

2016年是植保无人机市场爆发的一年,相比此前无人机使用的GPS、气压计等传感器,北醒的方案可以精确地标定无人机的绝对高度,极大提高了行业无人机的效率。李远决定将无人机作为北醒首条成熟的业务线来发展,也正是因此,公司迅速实现了北醒定高测距模块TF01的量产。

随后,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开始出现,双十一的发展推动了电商行业对智慧仓储、AGV小车的需求,刚开始,北醒光子认为在仓储使用激光雷达应用只是针对一个场景定制的产品,后来李远发现仓储激光雷达与人工智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经过分析,李远认为自定义避障模式是AGV小车在仓储中运行的最佳方案,而这一模式的应用正好对应上了当今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由AGV小车李远看到了人工智能这一新兴领域的市场比之前的领域要大几十倍,今后的机器人、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品对激光雷达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如果北醒光子能研发出适应人工智能领域的更多产品,那么前途将是极其广阔的。随即,李远果断将产品应用扩大到更为广阔的人工智能领域。

投身于人工智能,是北醒光子战略布局上获得的最大成功。这直接让北醒光子从此跨上了一个更高更大的平台,从此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2016年由李远率队参加了4月份的2016创新中国春季峰会和10月份的奥迪创新实验室大赛,分别获得了中国春季总冠军人工智能应用总冠军,将人工智能技术在激光雷达产品上展现得淋漓尽致。2016年11月,北醒获得顺为资本、IDG、科沃斯机器人的12.5亿元人民币的A+轮投资。



对格局的探索

2017年的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已经有近20家公司,并且还有其他行业的入局者。而北醒以月产能几万台的出货量,成为行业内少数做到量产的公司之一,这正是得益于李远当年制定的量产的产品硬指标。

2018年1月,北醒完成了凯辉汽车基金领投的B1轮融资,通过凯辉,北醒开始引入国际汽车一级供应商战略资源,继续加速激光雷达产品的量产计划落地。

2019年1月9日消息,美国时间1月8日,北醒光子在CES现场宣布已于2018年完成B2轮融资,同时展出了公司最新的长距固态激光雷达产品——Benewake-Horn-X(角龙)。本轮融资由达泰资本,凯思博投资、凯辉汽车基金合投,老股东IDG资本、顺为资本继续追加投资,将用于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车载固态激光雷达的车规化和量产进程,以及升级常规产品和扩大产能。

但作为CEO,李远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探索更具挑战性的产品。李远决定将产品定位于某一主要的项目之上。因为他觉得仅仅是在自动驾驶中用来扫描汽车周围的物体进行避障的激光雷达,日后一定会快速形成较为饱和的市场。因此李远觉得开发更为庞大的系列产品——车路协同激光雷达。

车路协同,最终需要提高的是车和路的“智能化水平”,以达到安全自动行驶的目的,也可以说,车路协同的智能化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另一种进程。因为要实现安全智能行驶,对于车和路来说,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车路协同中,激光雷达不仅要完整、准确感知交通环境的各种车辆、人员、基础设施的状态,还需要足够的安全冗余,应对各种“长尾效应”带来的问题。其实,车路协同的门槛比自动驾驶更高,李远为避免产品同质化已然将北醒光子的产品进行了格局上的升级。

2019年至今,李远率领全体员工不断在产品上推陈出新。从人/车流量统计及高度测量到无人值守停车场系统;从车后长距警示系统到车流车型检测系统,再到隧道异物检测方案……车路协同系统,在李远的构思中逐渐成型并茁壮成长。

数年时间,北醒从一个研究所型的研究小组,到一个具有全球销售网络、完善供应链资源的现代化公司,业务涵盖无人机、AGV仓储、智能交通、智能驾驶、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李远也从一个曾经纠结留美还是归国的博士后成长为一家企业的管理者,从“兼职司机”“兼职HR”到为北醒搭建一个完整的测试部门,再到北醒TF02产品线的负责人。李远亲历了从毕业到创业、从组建团队到管理公司,也见证了国内激光雷达行业、甚至智能驾驶行业从无到有的崛起。可谓在创业的道路上的经历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宝贵历程。


(摘自创业邦,有删改。)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重庆职业经理人协会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指导单位: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 主管单位: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办:重庆职业经理人协会 渝ICP备14005088号
重庆职业经理人协会信息平台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