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热线

八个新词,带你开辟2019年商业新格局

[来源:转载][日期:2019年01月11日][点击量:4167] 【 【打印】

昨天还令我们津津乐道的平台经济、生态系统、敏捷转型等炙热词汇,将在2019年一步步褪去光芒。

 

依靠老趋势、重复旧节奏,你将无法看到2019年即将引爆的波澜壮阔的商业场景:量子颗粒拉开帷幕、生物思维萌出新芽、无用阶层悄然崛起、零工经济蓄势待发,商业临时主义掀起舆论狂欢,立场经济的诱果引得无数人折腰,制度企业家们摆好了起跑姿势……

 

请在你的管理知识领域刷新以下八个新词,它们能带你先人一步,把握2019年商业趋势的新命脉。

 

一些人将沦为 “无用阶层”

 

史上最大规模就业变迁即将抵达,同时带来的副作用是,社会上“无用阶层”的规模日益庞大。

 

这是《未来简史》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其2018年的新作《今日简史》中描述的未来世界的模样。

 

随着算法的精密化和传感器的技术改进,不管是司机预判行人想往哪儿走、银行经理评估借款人的信用好坏,还是律师衡量谈判桌上的气氛,人工智能都可以替代甚至超越人类,完成这些工作。现在孩子们正在学的各种科目技能,绝大多数可能到了2050年已毫无用途。

 

当教育与培训跟不上技术的普及速度时,不少行业在2019年将加速成为鲜有人能够理解的领域,比如金融体系、点对点的区块链网络和比特币等加密货币。而曾经以这些领域为专业的员工,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会沦为 “无用阶层”,其规模将汹涌扩大。

 

虽然在此过程中,“人机结合”的新工种也会逐步产生,但是,机器员工和人类员工之间的关系短暂而多变。比如,昨天的搭档明天就成为你的主管,组织内很多长期形成的阶层和规章都面临颠覆,这对企业领导者的传统管理方式发出了挑战。新的一年,我们离“很多人面临失业,很多雇主找不到有潜力的雇员”的场景更近了一步。

 

用生物思维培养“仿生企业”

 

2019年,顶尖公司将越来越像“钢铁侠”,无论将精力转向哪一个行业,都能所向披靡,无论试水的新领域看上去多么陌生,它们依然可以一击制胜。

 

普华永道美国公司合伙人迈尔斯·埃弗森(Miles Everson)将这一新物种称为“仿生企业”,它们好像一只只不断变形的生物——不再只是管理产品或供应服务,而是利用各种途径,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需求;不再只是利用自己手中的信息,而是利用那些可以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共享的信息;不再瞄准竞争对手的可预测性,而是依靠让公司一旦取胜就能独占鳌头的平台。

 

仿生转型,颠覆了传统公司的经营战略。这不仅仅是阿里巴巴、谷歌、亚马逊这些巨头们正在做的事,今日头条、猎豹和搜狗等新兴公司也在运用“生物学思维”,朝“仿生企业”迈进。

 

在复旦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主任、生物学家卢宝荣的观察中,这种受到马化腾、张一鸣、王小川等人推崇的思维,强调一种“活”的世界观——将生存、繁殖下去作为第一要素;通过团结维持种群的延续;利用物种间的博弈与合作实现动态平衡。

 

以物理学机械论思想为底层思维的管理方式,在2019年已经不合时宜,只有转向强调不确定性的生物学思维,才可以帮助我们透视个体、物种和生态圈之间的微妙联系,帮助企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进化之道。

 

 

“立场经济”是把双刃剑

 

谨言慎行、闷声不吭的企业成为稀有品种。2019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进化为“大嗓门”,频频站到公众面前,为各种社会议题发声。

 

这是因为,“立场经济”的诱惑甚多。

 

全球的公众意见正在朝两极化、两元对立的形势发展。

 

埃森哲研究认为,企业如果擅长表达立场,他们的客户群体的特质将更为集中,商业策略更加聚焦。斯坦福大学岩石公司治理中心的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发现,自己在环境、社会和政治等公共议题上与某家企业CEO的立场一致,会增大对该品牌的购买力度。苹果、宜家、美体小铺 (The Body Shop) 都是个中高手。

 

虽然“立场经济”看上去很美,但企业要防范它变身“噩梦经济”。

 

研究同样发现,如果消费者的立场与某位CEO不一致,他们就会减少甚至停止购买,相比过去良好的品牌形象,他们更容易记得这些负面印象。星巴克、Chick-fil-A等企业都曾因此栽了跟头;201811月,Dolce&Gabbana的创始人兼设计师Stefano Gabbana、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就通过发表“立场”,亲身示范了什么叫“花20年建立的声誉可能5分钟就被毁掉”。

 

这一绝妙高招,不是等闲之辈能在短时间内练就的。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将自己的立场、价值观渗透到员工招聘、绩效标准、组织管理等方方面面,它对企业领导者自身的价值体系、知识底蕴、人格魅力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颗粒度经济”来袭

 

全球商业正在经历惊涛骇浪。2019年,我们可以期待海啸退潮后新的景象——“颗粒度经济”的到来。

 

从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手机,再到物联网,技术基础设施的发展,商业要素的颗粒度变得越来越小。这些渗透进商业系统毛细血管中的探测器,正在不断抓取和呈现高清、像素级的动态,帮助管理者在“微观”层面理解商业世界的规律。

 

2018年我们遵循的商业价值的逻辑,到了2019年可能会被逐步瓦解,管理者要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市场、产品、模式、运营、竞争、组织等因素。长江商学院战略创新与创业管理实践教授廖建文提出,企业未来制胜的核心在于“精”和“准”,很多行业都值得被重新做一遍。

 

精准的商业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和复制。

 

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曾鸣在其新书《智能商业》中指出,智能商业和传统商业的本质区别,就是精准。

 

过去“大规模轰炸”式的广告投放,可以用钱购买“每个人的时间”;传统式的“一对多”教学,可以依据测量和评估实现“因材施教”;智能家电不仅能完成既有任务,它还可以整合超市、药店、营养师等服务,精准高效地为用户的健康生活服务……

 

智能时代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必须立刻抛弃过去一味做大的惯性——工业时代的做大“规模”,信息时代的做大“平台”,将在智能时代转向做深、做透。

 

乘坐“量子化战略”迁徙到量子世界

 

新的一年,企业将面对一个连接了亿万人群的“超级数字外场”。

 

一方面,企业商业决策所产生的影响,已经在网络的扁平时空中快速放大;另一方面,所有消费者个体的行为和选择,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商业本身产生巨大的影响。生产资料正在脱离传统的“物理材料”,数据正在成为举足轻重的新生产要素。

 

企业必须利用“量子化战略”,从“牛顿法则”迁徙到“量子世界”。

 

阿里巴巴阿里云研究中心认为,这两个商业层次之间的鸿沟, 意味着多个维度的改变。从企业战略规划的方式,到决策机制、组织结构,都要以不确定性为前提,整合原本分散的数据,而不是基于已知的规则、追求确定的利润和业绩。市场定位、SWOT分析等经典战略方法论将加速失效,过时的流程、体系和规范将与新的商业世界格格不入。

 

这一次,“量子化战略”要求企业摒弃复杂的管理结构,改为扁平化、敏捷、互相配合的小业务单元的集合。在以数据为中心的决策流程的指导下,企业要根据市场的数据反馈,随时进行“扩大”或“缩小”的动态调整。

 

有了这样的“数字内场”,企业才能随时随地对“数字外场”进行精准洞察和即时反应,最终抓住指数级别的成长机遇。

 

 

“零工经济”让你失去忠诚人才

 

2019年,行业顶尖人才的就业方式将发生进一步变化:他们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而是通过兼职来完成不同公司的任务。

 

其实,2018年自由职业者联盟的一份报告就显示,美国40%的工作人员有兼职工作。越来越多的用人平台,通过各自的模式将项目和自由职业者连接起来。有的平台侧重发布企业的发展研究项目,有的主打市场与设计,有的瞄准创意研究,有的重视职业从业认证……在这里,自由职业者能够竞标参与项目,项目所有者也有权对其进行测试和选拔。

 

杜克大学富库商学院的战略和国际商务荣休教授、国际商务教育与研究(CIBER)主任Arie Y. Lewin的调研发现,在最近40多年里,美国企业的内部研发力度已经下降了50%,而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半数的美国企业表示,他们的研发工作中有不少比例通过外包来解决,宝洁公司就依靠GN3的公司,完成了自己对牙齿美白贴片产品的研发。

 

这一趋势正在席卷中国,海尔已经设计了一个促进机制,来帮助自己便捷地雇佣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公司将重视“零工经济”市场,或试图雇佣别的公司的员工,帮助自己解决一些工程或者是科技方面的问题,或者通过集合“最聪明的人”,来完成自己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大活动”。

 

切断“商业临时主义”

 

Facebook的数据泄露、国内五星级酒店卫生保洁事件、航空公司网站误售低价票、著名火锅连锁店员工偷拍……2018年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份。

 

而在2019年,我们很快就会看到相同的事件频繁再现。这是因为,商业中弥漫着“临时主义”的气息。

 

遭遇危机的企业大部分都不是初犯,他们当下的困境都有历史经验可循。每次出现管理问题时,管理者只会机械地照搬过去的经验,认为只要时间过去了,自己就得到了解脱,内部反思只是一纸空文。

 

加拿大莱桥大学迪隆商学院终身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特聘教授者鲍勇剑指出,“商业临时主义”在不断种下“成功的陷阱”——人们对运用已知的管理手段获得的效果很满意,没有动机去探寻其它更有效果的方案。而由于企业内部深层原因一直没被正视,当危机再次来袭时,企业会再次被自己绊倒。此时,公众曾经赋予他们的正面舆论,将如潮水般退去。

 

企业不想被危机击垮,就必须庆祝失误、实践真诚想象力、建立“触媒问题观”——对现象进行再思考,对问题重新定义,对过去的方法做创造性更替。

 

“制度企业家”再掀变革高潮

 

在外部技术潮流涌动、内部商业创新迭起的裹挟下, 2019年,中国市场将再度出现非一般的企业家——制度企业家(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

 

他们本是“市场制度不断完善”过程中的产物。中国当前存在不少制度缺失,一是“制度不完善”——现有的制度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二是“制度空白”——某一领域尚未建立起相关的制度。

 

制度企业家们对这种环境下潜藏的机会高度敏感,他们敢于突破制度壁垒,来获得可观的收益,如率领滴滴出行改变出租车行业运营模式的程维、推动支付宝与各大金融机构合作的马云等。

 

当企业获得生存机会并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后,制度企业家就会开始向市场推广新制度,这一举动往往会吸引大批追随者。当市场的规模足够大、这一举措的影响足够广泛时,政府会为这片“制度空白”的新兴领域制定新制度,对其进行规范管理。

 

因此,制度企业家所谋求的收益,不仅是企业的超额利润,也是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增长。2019年,他们所从事的创新活动,会不断加快所在行业乃至整个商业社会的蜕变。(来源:界面)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重庆职业经理人协会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指导单位: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 主管单位: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办:重庆职业经理人协会 渝ICP备14005088号
重庆职业经理人协会信息平台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