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推广 > 理论前沿

【商业评论】万物的能量本质与“短链逻辑”(上篇)——通威的能量链条与利用效率

[来源:本站原创][日期:2018年09月11日][点击量:2037] 【 【打印】

本刊记者 白勇

 

任何先进的理论必须以最新的科技成果为根,管理学亦然。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精研人类文明的发展逻辑,提出了管理的核心思想——短链逻辑,与量子物理学理论高度契合。

人类数千年文明发展背后的深刻逻辑是什么?只有看清本质,才能本质性地做事。

作者非常郑重地从物理学角度深入阐述了人类文明的能源实质,从而深度分析了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研究人类文明的发展逻辑时,所提出的一个核心新思想——“短链逻辑”。他认为这是人类实现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终极目标唯一能走的道路。这不仅仅是刘汉元选择项目的依据,还是他对通威进行经营管理的物理学内涵及依据。而且他的项目和管理二者又与量子物理学直接相关。

可以说,整个畜牧养殖行业都是直接建立在物理学和生物学能量转换这一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会谈到宇宙、太阳、地球,谈到生物的起源发展,会谈到微生物,谈到鱼,谈到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实质,谈到太阳和生物质燃烧的关系,我们会谈到量子物理学、量子管理学,谈到万事万物固有的运动频率,谈到混沌理论和自组织逻辑,谈到数学里的曼德勃罗的公式,也会谈到中国传统哲学如老子的思想与量子理论的高度相似,谈到企业经营细节的速度与效率……这个宏大的体系看似博杂,但内在逻辑是严密的,因为它们都共同遵循几条至简的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体系已经囊括宇宙万物包括地球文明形成和运行的逻辑。

根据刘汉元的思想架构这一复杂的体系,是作者某种“野心”的呈现,作者试图用一种宏大的逻辑,去证明刘汉元的思想和事业发展所具备的符合“万物至理”的真理性,同时把这一真理性用文字本质地呈现出来。通过这一本质的呈现,作者一步步解释,刘汉元为什么可以将一些看似完全不相关的产业(比如水产和太阳能光伏),直接或间接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浓缩成他和一群人的事业,最后延伸成为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的事业。

将这些看似不相关的领域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逻辑和线索,是宇宙万物的本质——能量和能量的自组织性(能量的转换规律)。只有万物都遵循的某种本质,才能生成万物并将万物联系在一起。

 

能量让人类文明进步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对能源(能量)逐步大规模和高效利用的变迁史。宇宙万物最根本的特性就是其物理学意义上的能量特性。生物学领域也概莫能外。

向源头追溯,地球在地壳运动和火山喷发形成陆地的过程中,释放了充满整个大气的稳定且能溶于水的二氧化碳。约 38亿年前,地球生命在原始海洋中出现,它们最初从海水中吸取有机物作为营养,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一些生命开始尝试利用太阳能这一巨大而稳定的能源。35亿年前,最初的光合生命光合菌诞生了,但它们对阳光的利用效率极低,之后蓝藻出现,蓝藻利用广泛存在的水作为反应物,通过高效率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碳水化合物(糖分)将太阳能量储存下来,释放氧气,并大规模繁衍,至今每一秒在地球上新生长出16000吨植物。这就是地球生命大规模获取太阳能的源头,地球从此生机盎然。

出乎人们理解和想像的是,2010年2月4日《自然》杂志发表了加拿大科学家的实验成果,证实光合作用实际是一个量子物理学过程,解释了生物学界永远解释不了的秘密,令生物学界大为震惊。量子生物学获得进一步发展。

这一过程是,当阳光光子像子弹般射入植物细胞,会在一万亿分之一秒的瞬间轰击出叶绿素原子中的一个电子,产生一个“电子—空穴对”,即带有能量的激子,激子需要抵达叶绿素化学反应的核心完成光合作用,这时激子不是以粒子形式盲目地按线性路径“随机游动”寻找反应核心,否则激子作为能量会在这一过程中以熵增的形式迅速消耗掉,光合作用就不能完成,就不会有今天的自然万物。实际上,激子奇特而真实地以量子波的形式即像水波一样向四周瞬时扩展,根据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这时激子只是概率波,根本就没有激子粒子,但它又可能出现在任何位置。它同时向所有方向传播意味着必然以直线最快速抵达反应核心,这一过程几乎不损失任何能量,这就是光合作用极为高效的原因。当波瞬时形成,瞬时触碰到反应核心,或者说当反应核心捕捉到能量波,能量波立刻在该处“坍缩”为激子并作为能量参与化学反应生成糖分,释放氧气……

 

“不堵车且最短的路”

科学家打了个比方:“神奇的是,仿佛回家有多条路径,激子永远知道那条不堵车且最短的路。”它仿佛具有智能,量子物理学家大卫·玻姆说:“电子也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思想。”有趣的是,人的意识即大脑神经发出电信号形成的脑电波,也是量子态的。人类正在循着类似意识即类似光合作用的概率波路径研发量子计算机,而上面描述的单一线型路径即目前广泛使用的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路径,前者速度比后者快得难以想像。

事实上,从自然状态到科技应用,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深刻地生活在量子世界里,尤其21世纪最重要的科技全是量子科技,半导体、电视机、计算机、互联网、激光、超导体、卫星导航、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等无不如此,数字通信革命就是一场量子革命,互联网时代就是量子时代……目前,量子物理学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世界观,甚至正在激发创建全新的量子管理思想并用于解释企业诸多管理策略,甚至即将引发一场企业管理革命。

光合作用中这种量子物理的“自组织”现象,将太阳热辐射能和光辐射能固化下来,即将无形的太阳能固化成了遍布地球表面的有形的植物,带来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可以说,地球上的植物,就是太阳(人类最大且最有效的能源储备库)能量的天然收集固化器。此刻,能量转换成了物质。接着,部分植物被动物食用,量子物理现象固化下来的能量被动物攫取,部分动物又被其他动物食用,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什么都攫取食用,植物动物死去后其能量先被微生物再被植物利用,继续进行能量循环,形成了今天丰富多样环环相扣相交叉的生态链。

这一过程呈现的是,生态链上任何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繁衍,实质上都是对太阳能的层层攫取和转换利用的过程,通过对上一级食物链的攫取利用,获得上一级以整个身体来储存的太阳能,并在自身生长过程中转换储存下来。

 

企业行为中的物理现象

通威饲料产销的核心诉求——降低“饵料系数”即运用了这一原理,即优化鱼摄取的能量来源及配比,使鱼获得能量的高效转换,以尽量低的成本实现高品质高产出——物理现象直接体现为企业行为。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原理,在整条食物链中,能量总是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消耗和损失,越到食物链后端,获得足够能量需要消耗的太阳能总量从源头上计算就越多,能量的利用率也就越低。科学证实,陆地上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只有1%~2%,层层转换成被人利用的能量时,利用率就低到了0.3%~0.5%。对此刘汉元用数据作了表述,认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方式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极低的”:

我们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大豆、水稻,整体对太阳能的固化效率平均只有1%左右,高峰的时候可以到2%或更高,植物全生命周期中只有1%,其中又只有1/3~1/2集中在果实里面被人类所消耗,但整个人类消耗的就只占太阳光能的0.3%~0.5%,如果我们还要拿来生产工业酒精,0.5%再乘以30%,那就只有1‰~3‰能够给我们应用。如果我们吃的粮食,再经过动物的一次转换,那么我们能有效利用的太阳能不到2‰,这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能源基础。(《“速度”是任何物质、事物及能量存在的方式》,2009年9月通威集团“速度、效率与发展”研讨会。)

反之,越是在食物链前端,获得足够能量需要消耗的太阳能就越少,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就越高,生物总量也就越多。因此,最前端的藻类等浮游微生物总是多过植物,植物总是多过植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总是多过杂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总是多过肉食性动物。总体上看,遍布海洋和陆地水体中的微藻等微生物固化的太阳能总量最大,因为它们对太阳能的转换利用最直接,因而最高效。

微藻等微生物依靠光合作用,不但释放出地球上一半以上的氧气,它们对太阳能的转换率通常还可达到所有植物中最高的5%~10%,因此微藻植株整体都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正因为如此,海洋中无比繁多的藻类固化下来的太阳能,才能养活地球上总量最多的甲壳动物虾和脊椎动物鱼。

正因为海洋里的鱼类主要通过摄取能量转换链条最前端最富营养的微藻、虾虫等低端浮游生物,才能获得高能量,所以吃浮游生物的蓝鲸能长成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同样吃浮游生物的鲸鲨是世界上最大的鱼。同时因为鱼是冷血动物,自身能量消耗低,具有足够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因此研究表明,用同样多的营养物质养鱼和养恒温动物畜禽,养鱼获得的蛋白质比养畜禽多出30%以上。换言之,如果人类主要靠吃鱼获得蛋白质,那么少消耗远超出30%的资源就能养活现在同样多的人口。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微藻是地球上生物构造最简单、整个细胞表面各个方向都进行光合作用,且自身能量消耗极低,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的一种太阳能天然收集固化器。它是植物的起源,也是所有食物的源头。它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所以微藻正是通威生产鱼饲料的重要替代原料之一。那么,未来微藻是否也可以成为人类直接的、大规模的营养来源?

显然,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其上百万年的繁衍壮大和数千年来的文明进化过程,同样也是对固化为各种植物、动物的太阳能攫取利用的过程,不光以吃,还以穿、用等各种方式进行转换利用,这一过程,艰难而漫长。随着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两百多年来,人类依靠越来越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远古固化储存在地下的太阳能,即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进行了越来越大规模的开采和越来越高效的利用。

但是,利用的过程就是破坏的过程。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形成的生机盎然的环境和能量平衡的状态,逐步被人类肆意破坏了。那么,这些分析,与前面提到的“短链逻辑”,有什么关系?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重庆职业经理人协会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指导单位: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 主管单位: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办:重庆职业经理人协会 渝ICP备14005088号
重庆职业经理人协会信息平台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543号